愛情導師 ─ Anita 妍
你們上幾壘了?交往多久適合發生性關係?
Updated: Mar 19
慶祝中華隊世界棒球經典賽連勝兩場,我們來談談愛情中的「上壘」速度!
討論親密關係時,我們常以棒球中「壘包」的概念,來表示男女發展的親密程度。一般大家認同的定義為以下:
一壘:牽手、擁抱、親臉頰
二壘:嘴對嘴接吻、舌吻
三壘:相互愛撫
全壘打:發生性關係
許多女性學員,對於上壘的速度,總有許多顧慮,一方面擔心進展太快,對方會不懂得珍惜,另一方面又害怕進展太慢,對方會失去興趣。
到底怎樣才能掌握最好的時機,推進關係?若是尚未準備好,又該如何不尷尬地拒絕對方呢?

一般來說,決定上壘的時機,需要優先考量自己的心意和界線,我建議思考以下問題:
我已準備好和對方更親密的身體接觸了嗎?
→ 這個問題可幫助我們把重心拉回「自己」;並不是因為對方想要,我們才被動回應,而是認知到我們也有主動選擇的權利
發生關係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呢?
→ 仔細釐清親密行為對你的重要性後再做選擇;若對你來說,身體親密的互動具有一定程度的神聖性,就該重視自己的原則,適時地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界線
我了解對方的程度是否足以讓我和他更進一步呢?
→ 喜歡對方、感受到強烈的吸引力是一回事,但你對他的了解,是否能讓你安心地和他進一步互動呢?若真正的目標是想建立長久關係,優先透過了解彼此來強化情感連結,勝過於快速發展肉體關係
我是否已和對方建立了信任和尊重的基礎?
→ 延續上一題,雙方若能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礎,在親密互動後,比較能維持平衡的關係,對於接下來的進展也更為有益
若今天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,我是否還願意和對方發生關係?
→ 這是為了將決擇點拉回到「當下」,無論發生關係後,能不能正式交往,或是走一輩子,都還是願意和對方共享這個體驗,就不會將發生關係視為一種為了換取回報的投資行為,也就能有效避免事後感情發展不如預期而後悔的情況
以上這些問題,可以幫助釐清自己的需求和標準,親密進展應該建立在能感到舒適自在的前提下,因為已準備好和對方更親近,才自然而然的發生;並不是要讓對方懂得珍惜,才放慢速度,也不是為了要讓對方保持興趣,才選擇加快腳步。
特別需要注意的是,有的人認為肢體上的交流,可以增進情感上的親密,尤其對於女性來說,身體互動的親密感,常會帶來愛的感受,甚至認為只要和對方發生了關係,就代表兩人一定會在一起,或對方就有義務對自己負責,這樣的想法雖然在某些情況適用,若遇上想法不同的人,卻也更容易因此忽略自己在感情中真正的需求。
舉例來說,因害怕對方上不願更深投入感情,在自己心態尚未準備好時,便勉強藉著肢體的親密,來營造關係正往前邁進的假象,反而容易在雙方情感還沒發展成熟前,讓互動變質,所產生的得失心,讓關係失衡,也使得雙方建立長久穩定關係的可能性降低。
因此,上壘的速度並非關係發展真正的重點,而判斷是否上壘的真正關鍵在於:兩人情感建立的過程中,是否已建立足夠的了解、信任、和尊重,且雙方能在舒適自在的狀態下,享受親密互動。
若你發現自己對對方也有好感,但尚未準備好進一步發展,需要再累積更多情感和了解,又該如何不傷感情的表達拒絕呢?
你的回應需要給對方「希望」和「標準」
在你對他也有好感的前提下,若是果斷拒絕,可能使對方誤以為自己完全沒有機會,兩人之後的相處也因此變得尷尬,難以正常地發展下去,所以給對方「希望」便格外重要;除此之外,也可藉機表達自己的「標準」,究竟要累積到什麼程度的情感和信任?或關係至少要發展到什麼程度,才可以有更深入的肢體互動?當列出標準後,便能做為兩人關係前進的引導,讓對方有機會來滿足你的情感需求。
以下例子便兼具了「希望」和「標準」兩個要素:
「我對你很有好感,也覺得你很有吸引力,每次在你身邊都覺得臉紅心跳,但我希望我們可以穩定交往至少三個月,從互動當中感受到更深的信任之後(可自由代換你的界線和標準),我才能盡情地和你享受更親密的互動。」
在明確自信地表達完自己的界線和標準後,若對方表示尊重,在你覺得可以接受的範圍下,也還是可以保有一些調整的彈性,雙方可藉機深化彼此的理解和溝通,發展健康穩定的關係;但對方若反應激烈,開始以各種方式威逼利誘你破壞自己的原則,就要將之視為一種警訊,這樣的人比較重視個人的想法和需求,在關係發展中若是碰到其他問題,很有可能都要你來妥協讓步,在發展更親密的關係前,及早止損或許會來得更為恰當。
總結以上,無論何時要和對方到達幾壘,都要維持一個心態,那就是:我選擇和對方更親密互動,是因為我已準備好與他共享這個體驗;並不是為了換取某種結果,或是為了迎合對方而讓步。以這樣的角度去檢視自己是否做好上壘準備,便不用擔心速度太快或太慢,雙方都準備好了,就是最好的時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