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情導師 ─ Anita 妍
「親愛的,我聽懂你的意思了!」想成為伴侶溝通達人?先學會當個好的聆聽者
溝通之所以容易出現誤解,是因為它不只牽涉到說話者是否善於表達,更包含了聽話者是否懂得正確解讀;在和伴侶溝通的時候,我們同時扮演了說話者和聽話者的角色,角色轉換之間,一但遇見「言者無心,聽者有意」或是「言者有意,聽者無心」的情況,很常會使兩人溝通出現障礙,一不小心就越聊越激動、或越說越冷漠。
之前幾篇文章中,我們很常提到一些說話者能有效向伴侶表達想法與情感需求的方式,今天我們就來談談,作為聽話者時,又有哪些技巧,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聽懂伴侶想要傳達的情意與需求呢?

技巧一:聆聽對話內容背後的真正意圖
平時與人溝通時,我們很常用一段對話是否有「重點」和「有意義的資訊」來判斷其重要性,如果說出的話沒有帶來明顯的「價值」,或是讓對方感興趣,很常被視為是「廢話」、「無意義」的對談,但是這樣的判斷,只停留在解析「對話內容」本身,忽略了說話者發起對話的「意圖」。
人際互動的過程中,能夠聽懂對話內容背後的真正意圖,對於情感交流和關係建立是非常重要的。舉例來說:當伴侶開始滔滔不絕地,向我們訴說那些他很熱衷,但我們不感興趣的話題時,這些彷彿沒有「重點」或是「有意義資訊」的對話內容,難道就真的一點存在價值都沒有嗎?當然不是,當伴侶和我們分享他最喜愛的事物時,真正的意圖,是希望藉由這個分享的過程,讓你更加了解他的愛好、進入他的世界,讓你們兩人的距離更近;內容本身或許對你來說沒什麼「重點」、沒有太多「有意義的資訊」,但真正重要的是你們言語互動的過程,還有那份願意在乎對方所在乎的、想要更了解彼此的心意,兩人透過對談,成全情感交流的意圖。
☞文章傳送門:受夠了聽另一半講「廢話」?這樣讓他廢話變情話
換句話說,想成為具有優良溝通能力的伴侶,一定要從聽懂對話內容背後的真正意圖做起,了解每一次伴侶發起的話題,都是一次愛的互動邀請,讓一次次言語交流,滋養你們的感情。
技巧二:仔細聆聽是為了用愛理解對方,不為了爭論反駁
在對話過程中,我們很習慣扮演說話者的角色,隨時都在思考接下來該如何更好的表達自己,給予回應,卻很少切換到聽話者的模式,仔細去理解對方想表達什麼,就算有在聽,也只專注在判斷對方訊息的「正確性」和「關聯性」,隨時準備給出肯定、反駁,或是藉機引出自己真正想討論的內容;平時和伴侶聊天,這樣的方式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但是當伴侶丟出比較敏感的話題時,就容易讓兩人只執著在爭論對話內容的「正確性」和「關聯性」,而聽不到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想法和需求。
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就是伴侶的抱怨,當伴侶說出「你每次都不幫忙洗碗」,若我們只聽到「負面」的聲音,就急著想著幫自己辯護,證明伴侶的說法是錯的,可能會說「哪有每次?我兩個禮拜前有洗過一次啊!」如此容易開啟下一波的爭執,兩人越說越不開心。
坦若我們能試著用愛去理解,伴侶說出這句話的時候,目的不是要讓我們不高興,而是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,也就是說,說話者抱怨的背後,真正的意圖不一定是指責,而是表達需求想得到重視與滿足的心願,用這樣的方式去理解,我們就有機會發現伴侶真正想說的是「如果可以的話,你今天可以幫忙洗洗碗嗎?」或是,「你可以對於我的付出給予一些肯定和回饋嗎?」,就能夠給予正確的回饋和反應,用「寶貝你辛苦了,把我照顧得這麼好,明天我來洗碗好嗎?」來回應伴侶,這樣不但解除了伴侶心中在意的事,也藉著滿足對方的需求,拉近兩人的關係。
☞文章傳送門:伴侶老是唸不停?!這樣做就能愉快分工、終止碎念!
因此,仔細聆聽對方說話時,不能只專注在檢視內容的「正確性」和「關聯性」,只想著反駁和回覆,要能夠進一步用愛去理解對方,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與感受,以及這樣的想法背後,有沒有表達了更深層的情緒需求,試著給予適當的回應。下次和伴侶溝通時,試著讓自己帶著對伴侶的愛,想想看:為什麼伴侶會這樣想呢?是不是他在跟我表達一個沒被滿足的情感需求?我能夠怎麼回應這個需求呢?
技巧三:向伴侶確認解讀是否正確、給出適當的引導和回饋
當我們開始練習解讀伴侶和我們對話的「意圖」,並且仔細聆聽、用愛理解伴侶的想法和需求,另一個重要的技巧,就是和伴侶確認我們的解讀是否正確。每個人的成長背景、性格特質、想法觀點都有所不同,對於同一句話的解讀,即使是帶著愛、善意去解讀,也有可能出現歧異,習慣性地讓自己在做出回應前,先主動和對方確認,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,再做出回應,可以有效避免誤解,或是做出無效的回應。
請參考以下對話案例-
伴侶:「你愛我嗎?」
你:「我當然愛你啊!」(帶著善意去解讀伴侶問題的你,
想說伴侶需要的可能是你口頭表達愛,所以你立刻給予了這樣正向的回答)
伴侶:「喔…」(依然起來神情低落,你的回答似乎沒有讓伴侶感到滿足)
要是讓話題停在這裡,其實你對伴侶提出的問題,沒有做出最適當的解讀,也沒有給出最合適的回饋,這時可以試著進一步和伴侶確認,引導他說出更多想法。
你:「怎麼了?怎麼會突然這樣問呢?」(進一步邀請伴侶表達)
伴侶:「沒有啊…只是想知道」(若有所思的神情,與平時狀態不太相同)
你:「是不是我最近比較忙,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你,讓你感受到被冷落了?
才以為我沒那麼愛你了呢?」(可以試著猜測來幫助伴侶釐清想法和需求)
伴侶:「不是…我理解你忙,只是最近覺得心情很低落,常覺得自己不夠好…」
(否定了你猜測的解讀,但是提供了更多訊息讓你了解他為何發起這段對話)
你:「所以你問我愛不愛你,是因為你最近心情不太好,感到有些不自信,
想知道我為什麼愛你,欣賞你什麼嗎?」
(藉由整理接收到的訊息,和伴侶確認理解是否正確)
伴侶:「嗯…看到你工作表現這麼優秀,我好怕自己配不上你…」
(終於成功讓伴侶說出癥結點)
你:「小傻瓜,不用擔心這個啊~我愛你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喔!
你很善良、體貼、聰明又有創意,在工作方面,
有很多想法也是我和你討論之後,才得到的靈感啊!」
(滿足伴侶因為不自信產生的安全感,給予很多的鼓勵和肯定)
伴侶:「真的嗎?」
你:「當然是真的,別擔心了好嗎?我真的很愛你!」(再次給予信心和愛)
想和伴侶擁有更好的溝通,作為說話者,我們不只要學會怎麼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,也要兼顧聆聽者的角色,更準確地解讀伴侶傳達的訊息,練習聽懂對話內容背後的意圖,專注在仔細聆聽、用愛來理解對方、以及和伴侶確認自己的解讀是否正確、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回饋,你也能成為溝通達人,和伴侶一同幸福「談」戀愛喔!
看完這篇之後,你也有以下這些疑問嗎?
為什麼我需要學這些東西?
為什麼談個戀愛要這麼麻煩?
為什麼得幫對方「腦補」那麼多內容?
這些溝通技巧,經過心理學、親密關係科學、語言學驗證,是能有效幫助我們維護、增進關係的溝通方式,平時若能在伴侶溝通中使用,能夠讓關係更甜蜜、和伴侶距離更親近。
我們當然也可以選擇忽略這些技巧,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應對,但是任何一段親密關係,無論和伴侶多麼契合,都有可能在某一個關鍵點,出現溝通問題,在有得選擇的狀態下,我相信任何人,都不會想要心裡有愛的兩人,因為誤會不得已留下遺憾,這個時候,懂得如何靈活運用這些溝通技巧,就能帶領我們遠離誤解傷痛,自信地和伴侶攜手走向更幸福甜蜜的愛情喔!